2022年11月23日星期三

佛门纪事-196

书籍信息

随佛禅师:《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上)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5月第一版

===========

「“女身不能成佛”是菩萨信仰的通识。

菩萨信仰是明显具有“男尊女卑”的色彩,但这不是释迦佛陀的教导。

佛陀在世时,曾对阿难说:“阿难!女人若于如来所说法与律中离家而出家者,可得现证……阿罗汉果。”

由此可见,佛陀承认女性出家为比丘尼,是如同比丘一样可以达到解脱,比丘、比丘尼没有不同成就的限制。

(大乘)的《地藏经》《法华经》,皆是传出于公元一世纪以后的典籍,当中多有采用佛世时圣弟子作为问答的角色,一方面藉声闻圣弟子作为经典出自佛陀时代的表征,以取信世人,二方面在问答的对应时,借机贬抑四圣谛佛教、声闻圣弟子。然而,在实际的印度佛教历史,佛世时的舍利弗是不曾参与(大乘)经典讲述的任何活动。

女性地位的低落,是古印度社会的既有问题,释迦佛陀对此是不以为然。可是,深受《舍利弗阿毗昙论》影响的后世佛教,却把歧视女性的不当文化糅杂于佛教。」--284

「释迦佛陀教导的“因缘智慧”,既不同意阶级差别的“种姓制度”,也不认同“平等无分”的抽象理想。“众生平等”是出自奥义书、耆那教的主张,也是“沙门文化”的重要思想」--285

「男尊女卑、女尊男卑、男女平等的三种观点,皆不是释迦佛陀的教说,应当根据不同的因缘情况,而有不同的强弱优劣差异,不是由性别、年龄、种族决定。后世,受“一说部”影响的大乘佛教却主张“众生平等”。」--286

「现今广为流传的佛教,是源自深受《舍利弗阿毗昙论》影响的后世部派,主要有南传铜鍱部及北传、藏传菩萨道,并且不论南传、北传、藏传系统皆有“三十二相”的信仰。因此,现今佛教界确实有男、女二众地位的争议,也形成“男尊女卑”的修行结构。

但是,男尊女卑、女尊男卑、男女平等的三种观点,皆是以性别作为智慧、能力、品德、地位的评价标准,实际是出自照顾社会文化与心理的需要,并不合乎普世经验。实不足取!」--287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