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星期一

韩愈:谏迎佛骨表

一、文章出处

本文收录在《全唐文》第0548卷。

 

二、作者简介

韩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唐朝河南河阳人(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世称韩昌黎韩文公。北宋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

此处所说的「忠犯人主之怒」,即是韩愈因为上呈《谏迎佛骨表》而触怒唐朝宪宗皇帝,从而险被直接处死一事。

 


三、事件经过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正月,皇帝决定迎请佛骨舍利入宫内供养三日。时任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听闻之后,立即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列陈历朝佞佛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等等。

但是,韩愈不仅没有能够劝阻宪宗皇帝迎请佛骨舍利入宫供奉一事,反而惹得皇帝大怒,声言要处死韩愈。幸得大臣裴度崔群出来恳切求情之后,韩愈才被免死,直接贬为潮州刺史。

在潮州任内,韩愈上表忏罪谢恩:

「臣以狂妄戆愚,不识礼度,陈佛骨事,言涉不恭,正名定罪,万死莫塞。陛下哀臣愚忠,恕臣狂直,谓言虽可罪,心亦无它,特屈刑章,以臣为潮州刺史。既免刑诛,又获禄食,圣恩宽大,天地莫量,破脑刳心,岂足为谢!……

多病,年才五十,髪白齿落,理不久长。加以罪犯至重,所处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单立一身,朝无亲党,居蛮夷之地,与魑魅同群,苟非陛下哀而念之,谁肯为臣言者?」

皇帝阅后,令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

唐宪宗第三子李恒(唐穆宗)即位之后,韩愈奉旨回京,历任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御史大夫等职。

韩愈回京之后,第四年(公元824年)病逝,世寿五十七岁。

 

四、原文节选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

其后殷汤亦年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竞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馀,岂宜令入宫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五、感慨诗作

唐朝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因反对宪宗皇帝迎请佛骨入宫供奉而被贬为潮州刺史的韩愈,在前往潮州赴任的路上,已经生病的爱女也因为不堪路程折磨而病死,这让韩愈伤感不已。

到达蓝关(今陕西蓝田)之时,适逢漫天大雪纷飞。韩愈见到侄孙韩湘(民间传说“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前来送行,于是感慨不已地嗟叹道:吾为汝成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