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信息
随佛禅师:《阿育王时代变造佛教之史探》(上)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第一版
===========
「阿育王登位第10~11年(262~261 B.C.E.),分别说部结集完成的当年或次年,优波鞠多领导摩偷罗僧团举行“第三次经律结集”,对抗分别说部教团结集的“分别说部三藏”。因为重经的摩偷罗僧团对抗重论的分别说部教团,引发佛教发生大纷争、根本分裂。」--300
「阿难系摩偷罗僧团是重经、拒论的多闻众,分化自摩偷罗僧团的说一切有部,却是融摄《舍利弗阿毗昙论》的论义,发展出自派七论的重论派。摩偷罗僧团分裂之初,即是重经之雪山部与重论之说一切有部的分裂、对抗。」--300~301
「说一切有部出自反论的经师传承,却发展为反经重论的论师学派。」--301
「论师系统是分别说系铜鍱部为主的南传佛教,特别是强调“论高于经”的某些南传学派,主要是缅甸“依论修行”的帕奥、马哈西学派。
公元一世纪雪山部、经量部消失后,佛教界一直未再有“重经去论”的经师出现了。当经师消失后的佛教,佛教一直是由论义、论师主导了教法、僧团的发展,真实的佛法可说是彻底隐没了」--301
「论书、论义、论义经诵的流传,不仅破坏正统经法、佛教的发展,分裂僧团及佛教,误导两千多年来的佛弟子,使务实、实证的人间佛教,转变成糅杂奥义书、耆那教思想的形上学说,并且偏向耆那教之苦行、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造成佛教失去正常的教化功能,反而障碍社会的健全发展,促成佛教的衰败。」--301~302
「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毗昙论》提倡的论义,是系统性地变造释迦佛陀传授的教法,极大程度地将佛教变造为近同耆那教的宗教。」--302
「“大乘运动”的发展,渊源自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毗昙论》的菩萨信仰,公元前约137~50年之间,菩萨信仰促成了《六度集》的集出:……“大乘运动”建立的六度,次第最后是禅定、智慧,明显是配合“十结”之“最后断掉、无明”的论义。」--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