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恶品》了参法师 译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Dhammapada《法句经》
第九 恶品Paapavaggo
116应急速作善,制止罪恶心。怠慢作善者,心则喜于恶。
117若人作恶已,不可数数作;莫喜于作恶;积恶则受苦。
118若人作善已,应复数数作;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
119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恶者方见恶。
120善业未成熟,善人以为苦。善业成熟时,善人始见善。
121莫轻于小〔1〕恶!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愚夫盈其恶,少许少许积。
122莫轻于小善!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许少许积。
123商人避险道,伴少而货多;爱生避毒品,避恶当亦尔。
124假若无有疮伤手,可以其手持毒药。毒不能患无伤手。不作恶者便无恶。
125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
126有人生于(母)胎中,作恶者则(堕)地狱,正直之人升天界,漏尽者证入涅盘。
127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逃遁恶业者,世间实无可覓处。
128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为死魔制,世间实无可覓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原文可作二义:「莫轻视」;「莫想少」。
明慧注:佛陀为天上有情和人间众生宣说的佛法,都是根据听法者的接受能力(根器),依照“止恶向善、皈依三宝、持戒布施、慈悲喜舍、现法乐住、生生增上”等基本原则,在善知识指导下用心闻思“四圣谛、四念处、五根力、七觉支、八正道”等基础教理,在日常生活中专注觉察自己的身心五蕴世间的生灭变化(修行),顺利走入清净解脱法流,依次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
因此在早期佛法里面,所有的言教,都是清晰准确和有根有据的;所有的修证,都是朴实简单和亲自验证的;所有的经典内容和教义法理,都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例如:《法句经·第九·恶品》中的第127偈和第128偈,完全可以与《增一阿含经》里面的内容互相印证。
127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逃遁恶业者,世间实无可覓处。
128非于虚空及海中,亦非入深山洞窟,欲求不为死魔制,世间实无可覓处。
《增壹阿含经·卷23·第三十一·增上品·第四经》:「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尔时,四梵志皆得五通,修行善法,普集一处,作是论议:「此伺命来时不避豪强,各共隐藏,使伺命不知来处。」
尔时,一梵志飞在空中,欲得免死,然不免其死,即在空中而命终。
第二梵志复入大海水底,欲得免死,即于彼命终。
彼第三梵志欲得免死,入须弥山腹中,复于中死。
彼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刚际,欲得免死,复即彼而命终。
尔时,世尊以天眼观见四梵志,各各避死,普共命终。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脱止不受死。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是,比丘!有梵志四人集在一处,欲得免死,各归所奔,故不免死。一人在空,一人入海水,一人入山腹中,一人入地,皆共同死。
是故,诸比丘!欲得免死者,当思惟四法本。
云何为四?一切行无常,是谓初法本,当念修行。
一切行苦,是谓第二法本,当共思惟。
一切法无我,此第三法本,当共思惟。
灭尽为涅盘,是谓第四法本,当共思惟。
如是,诸比丘!当共思惟此四法本。
所以然者,便脱生、老、病、死、愁、忧、苦、恼,此是苦之元本。
是故,诸比丘!当求方便,成此四法。
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CBETA,T02,no.
125,p. 668b14-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