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阿罗汉品》了参法师 译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Dhammapada《法句经》
第七 阿罗汉品Arahantavaggo〔1〕
090路行尽〔2〕无忧,于一切解脱,断一切系缚〔3〕,无有苦恼者。
091正念奋勇者,彼不乐在家。如鹅离池去,彼等弃水家〔4〕。
092彼等无积聚〔5〕,于食如实知〔6〕,空无相解脱〔7〕,是彼所行境,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
093彼等诸漏〔8〕尽,亦不贪饮食,空无相解脱,是彼所行境,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
094彼诸根寂静,如御者调马,离我慢无漏,为天人所慕。
095彼已无愤恨〔9〕,犹如于大地,彼虔诚坚固,如因陀揭罗〔10〕,如无污泥池,是人无轮回。
096彼人心寂静,语与业寂静,正智而解脱,如是得安稳。
097无信〔11〕知无为,断系〔12〕因永谢〔13〕,弃舍于贪欲,真实无上士。
098于村落林间,平地或丘陵〔14〕,何处有罗汉,彼地即可庆。
099林野甚可乐,世人所不乐;彼喜离欲乐,不求诸欲乐。
___________
〔注1〕「阿罗汉」(Arahant)是断尽一切烦恼,证得涅盘,不会再有生死的圣人。
〔注2〕有为的路业已行尽,即所谓:「诸漏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
〔注3〕「系缚」(Gantha)有四:贪(Abhijjha),瞋(Vyapada),戒禁取(Silabbhatapara-Masa),见取(Idan saccabhinivessa)。
〔注4〕如鹅离池而去,则不想这是我的池、水和草等;阿罗汉离家而去,则不着其家与财物等。
〔注5〕没有业力的活动了。
〔注6〕如实了知仅为维持生命及正念故饮食。
〔注7〕证得涅盘名为解脱(Vimokkha)。又名为空(Su~n~nataa),因为已无贪瞋痴等烦恼故。又名为无相(animitta)因从贪欲等相已得自由无着故。
〔注8〕「漏」有四种:欲漏(Kamasava),有漏(Bhavasava),见漏(Ditthasava),无明漏(Avijjasava)。
〔注09〕原文No virujjhati,各英译本不同,有译作无烦恼,无障碍,无愤恨的,日译本则作忍辱。今依注释译作「无愤恨」。
〔注10〕「因陀揭罗」(Indakhila)各译本多作「门限」,谓大门中间安一坚固的石头,作为闭门时安放门橛之用的。又一说inda+khila梵文为indrakila,即因陀罗(帝释)的柱子––那是在进城的地方,所安立一大而坚固的柱子,象征因陀罗(印度的守护神)知所在。当即古译的「坚固幢」或「帝释七幢」。又古译作「台座」。
〔注11〕「无信」(Assaddho)或译为「不信」,这是说圣者又自证知,悟不由他之意。
〔注12〕生死轮回。
〔注13〕更无善业和恶业了。
〔注14〕原文Ninna是低处,Thala是高处。
明慧注一:090路行尽无忧,于一切解脱,断一切系缚,无有苦恼者。
1.路行尽:三界和六道之中的漫长无尽的轮回之路,已经走到尽头和终点。
2.于一切:三界和六道里面的生、老、病、死、怨憎聚会、恩爱别离、有求不得和五蕴炽盛诸苦,已经停止造作和当下解脱。
3.断一切:自己内心(思维、观念、知见)里面的所有贪、嗔、痴、慢、疑、无明、邪见、五下分结和五上分结诸捆绑绳索,已经彻底斩断和全部清除。
明慧注二091正念奋勇者,彼不乐在家。如鹅离池去,彼等弃水家〔4〕。
佛法中的“家”有三个定义:
1.社会生活之“家”:国土山河大地里面的家庭;
2.轮回生死之“家”:辗转出生在三界六道之中;
3.五蕴身见之“家”:执著此生此世的身体是“我”和“我所有”,从而为其努力造作善恶诸业。
知道佛法中对于“家”有以上三种定义,则有希望在善知识地指导下,经过闻思,首先从“身念处”断除“身见”,「彼不乐在家」;然后从“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自然而然地生起出离心,「彼等弃水家」。
明慧注三:095是人无轮回。
早期佛法中的阿罗汉圣者,已经彻底停止造作新业,已经成功止息六道轮回,已经不会再以任何一种五蕴身心的方式出生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
中期和后期佛教里面对于阿罗汉的重新定义,很多都是“自赞、毁他”的不实描述。
明慧注四:098于村落林间,平地或丘陵,何处有罗汉,彼地即可庆。
中国传统风水学上有所谓的“风水宝地”一说,千百年来吸引着世间无数没有生起“择法觉支”的男男女女们内心无限向往和痴迷,甚至是佛教界里一些没有基础的闻思修证功夫的出家众,也喜欢学习和琢磨风水堪舆学说。
可是,世间真正的“风水宝地”在哪里呢?
《法句经·阿罗汉品》告诉世人:无论是在“村落”(城市、小镇、乡村、郊外),还是在“林间、平地或丘陵”(寺院、精舍、茅棚、瓦屋),只要是有阿罗汉圣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生活居住的地方,就是真正的风水宝地。
佛陀为什么这样说呢?
自己不妨“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