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星期四

法句经·象品


法句经·象品》了参法师译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Dhammapada《法句经》

第二十三  象品Naagavaggo

320 如象在战阵,(堪忍)弓箭射,我忍谤(亦尔)。世多破戒者。
321 调御(象)可赴集会,调御(象)可为王乘。若能堪忍于谤言,人中最胜调御者。
322 调御之騾为优良,信度骏马1为优良,矫罗2大象亦优良,自调御者更优良。

1〕印度河地方所产的骏马。
2〕象名。

323 实非彼等车乘,得达难到境地3,若人善自调御,由于调御得达。

3〕指涅盘。

324 如象名财护4,泌液暴难制5,系缚不少食,惟念于象林6

4〕「财护」(Dhanapala)。
5〕象在发欲之期,分泌出一种臭液,这时它的性情最难调制。
6〕故事说明此象如何思念它的象母,意思是说我人应该孝顺父母。

325 乐睡又贪食,转侧唯长眠,如猪食无厌,愚者数入胎7

7〕指生死轮回。

326 我此过去心:任意随所欲,随爱好游行。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钩,(制御)泌液象。
327 当乐不放逸,善护于自心。自救出难处,如象(出)泥坑。
328 若得同行伴:善行富智虑,能服诸艰困,欣然共彼行。
329 若无同行伴:善行富智虑,应如王弃国,如象独行林。
330 宁一人独行,不与愚为友。独行离欲恶,如象独游林。
331 应时得友乐,适时满足乐,命终善业乐,离一切苦乐。
332 世中敬母乐,敬父亲亦乐。世敬沙门乐,敬圣人亦乐。
333 至老持戒乐,正信成就乐,获得智慧乐,不作诸恶业。

明慧注一
325乐睡贪食,转侧唯长眠,如食无厌,愚者入胎。

(一)人类的五蕴身心结构特点,已经决定了人类不能缺少或没有睡眠。即使是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世尊,他每天晚上也要保证两个时辰(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但是,佛陀曾经当众严厉批评过一些“乐睡”(贪睡、嗜睡)的出家弟子们。因为生命短暂,无常(死亡)随时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出家弟子们必须警觉到这个事实,从而努力用功闻思修学、今生至少证得须陀洹果(初果、预流、入流)。

1.《离睡经》:「彼时世尊从三昧起,告尊者大目乾连曰:「汝目乾连!汝目乾连!汝欲睡?」
「唯然。世尊!」
为何以念而欲睡耶?莫行想,莫分别想,莫多分别,如是睡当离
汝若睡不离者,汝,目乾连!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广当诵习,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如所闻法,如所诵法,当广为他说,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如所诵法,如所闻法,意当念当行,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以冷水洗眼及洗身支节,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以两手相挑两耳,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起出讲堂,四方视及观星宿,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在空处仿佯行,当护诸根,意念诸施,后当具想,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还离仿佯,举尼师坛敷着床上,结跏趺坐,如是睡当离。
若不离者,汝,目乾连!当还入讲堂,四叠敷郁多罗僧着床上,举僧伽梨着头前,右胁着床上,足足相累,当作明想,当无乱意,常作起想思惟住。「汝,目乾连!莫乐床、莫乐右胁眠、莫乐睡、莫乐世间恭敬以为味。……
当至静处草蓐为床,默然不言,远离诸恶、离人众,常当坐思惟。是为,目乾连!我说亲近法。……
当观彼痛无常住,当观是败坏,当观是无染,当观是尽,当观是止,当观是止住;便不着此世间,不着已便不恐怖,不恐怖已舍有余般涅盘,生便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名色已有知如真。是为,目乾连比丘!至竟尽、至竟无垢、至竟梵行、至竟行梵行。」
佛如是说。尊者目乾连闻世尊所说,欢喜而乐。」--CBETAT01no. 47p. 837a17-c16

2.《佛垂般涅盘略说教诫经》:「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10][11]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12]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13]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CBETAT12no. 389p. 1111a27-b5

(二)现代人早已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三餐”(早餐、午餐、晚餐),甚至还有一些人喜欢吃“宵夜、点心”等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健康、自然和正常的饮食习惯。因为从自己小时候,看到家中的父母长辈们就是这样生活的;长大之后,到了学校和工作单位,看到自己的同学老师和同事们,也是这样生活的;身边的许多电影电视和报纸杂志里面,都是提倡要有规律、健康的三餐饮食。
很少人会去思考:
1.人类必须要遵守“一日三餐”的“传统、健康”的饮食习惯吗?
2.在自己每餐的进食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短期尝试和终身奉行“一日两餐”或“一日一餐”的饮食习惯吗?
3.短期尝试或终身奉行“一日两餐”或“一日一餐”的饮食习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和个人多次实践经验,我的结论是:
1.佛陀是每天只吃一餐(午餐),不吃早餐和晚餐;
2.佛陀时代的出家弟子,基本上都是每天一餐或两餐(早餐、午餐),没有晚餐,更没有宵夜;
3.“三界众生,皆依食住”,佛教并不是不重视饮食,这从出家僧众必须受持的比丘戒和比丘尼戒里面有多条关于饮食的详细规定就能证明;
4.每天只吃两餐或一餐(自己平时正常情况下的一餐饭量),刚开始阶段会有一些饥饿感觉,但是只要稍微注意一下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反而会感觉到精力充沛、记忆力更清晰、睡眠时间也有明显地减少。
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自然达到每天睡眠四个小时,并不需要七、八个小时的所谓标准睡眠时间。
如果懂得用心“取相、作意”,那么经常是躺下几分钟就能进入熟睡状态,到了预定时间之前就会自然醒来,而且醒来后感觉内心更慈悲、精力更充足。

明慧注二
331 应时得友乐,适时满足乐,命终善业乐,离一切苦乐。
佛陀对于世间五欲之乐,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必须“生厌”、“出离”和“舍弃”,而是肯定世间各种五欲之乐的存在、重要和“适时满足”。
例如:
1.身体健康、没有病痛之乐;
2.拥有财富、没有匮乏之乐;
3.享有声誉、受人尊重之乐;
4.夫妻恩爱、家庭眷属之乐;
5.遵纪守法、不受刑罚之乐……
但是,佛陀在肯定世间五欲之乐的同时,又提醒弟子(闻法者):
1.这些快乐都是短暂的、变化的、无常的、容易消逝的、不可贪恋和不可沉溺的;
2.佛法中还有比世间五欲之乐更美妙的、更微细的、更殊胜的快乐,有智慧的善男子和善女人们,不如前来听一听、过来看一看、用心思惟和亲自体验一番……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