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

尊者阿那律的修行启示


Wen-Ning He

释迦牟尼佛生前亲自教导过的佛教四众弟子里面,在出家僧众之中,有生起择法觉支、走入清净法流、证得沙门四果(须陀洹果、斯陀洹果、阿那含果、阿罗汉)的比丘圣弟子、比丘尼圣弟子、沙弥圣弟子和沙弥尼圣弟子众;在居家信众之中,也有生起择法觉支、走入清净法流、证得沙门四果(须陀洹果、斯陀洹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的善男子和善女人圣弟子众。
在早期佛教的重要圣典《杂阿含经》里面,详细记载着许许多多曾经得到过佛陀本人亲自教导的圣弟子(声闻众)的修学方法和证果因缘。今天,这些无比珍贵的经典文献资料和闻思修学方法,对于佛陀般涅槃已经2600多年之后的佛弟子们来说,几乎是认识根本佛法、学习清净法义、遵从世尊教导、走入清净法流的唯一捷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阿那律尊者留下的清净教法,以法为赠礼,祝愿人间的有缘众生,能够迅速走出佛教里面的迷信传承,能够即时生起择法觉支,能够顺利走入清净法流,今生至少证得“三结断除、四信坚固、人间天上最多七次往返”的须陀洹果。

一、王子出家 学修佛法
由于很多佛教历史书籍里面对于阿那律尊者的生平,已经作出介绍,是以本文不作详述,只是简单总结几个要点,如下:
(一)阿那律尊者出家前是古印度释迦王族里面的一位王子。
(二)悉达多沙门成佛之后不久,返回故国为父、母(摩诃波奢波提王后)亲友说法期间,阿那律王子随同释迦族的难陀王子、优婆离理发师等人一起出家修道。
(三)阿那律尊者出家之后,由于在一次听法时当众瞌睡,曾经受到佛陀严厉呵斥。但是当他努力精进修行之时,又没有调节好睡眠时间,致使眼睛失明。佛陀怜悯,特别为其说法;尊者精进,修成“天眼第一”的著名大阿罗汉圣弟子。

二、依四念处 证沙门果
(一)回答“智慧第一”的长老舍利弗尊者的询问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七》:「尊者阿那律语尊者舍利弗言:「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二)回答“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的询问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八》:「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三)回答“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的询问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九》:「尊者阿那律语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

(四)回答众多比丘的询问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五)回答众多外道出家者的询问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四》:「尊者阿那律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

三、解脱圣者 身病亦苦
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圣弟子,也会身患生病,也会经历病痛折磨,也要忍受病痛摧残。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身遭病苦。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语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损可安忍不?病势渐损不转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难可安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即说三种譬,如上叉摩经说。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当安忍,正念正知。
但是,已经走入清净法流的圣者、已经解脱生死轮回的圣弟子们,他/她们与普通凡夫生病之时的心态、观念和应对方式,却是大有不同:
(一)时刻保持正念现前,依四念处,身心得以安住(以法自娱);
(二)知因缘法,明因果律,不怨天、不尤人、不后悔、不恼怒、不自责、不自怜;
(三)三结已断、四信坚固,不佩戴神符、不饮用咒水、不向神灵祈祷、不求仙狐帮助、更不会念诵任何一种或一句所谓的“真言咒语”。
(四)邀请专业医生诊断、接受世间药物治疗,同时拒绝任何巫婆、神汉、大师、上师、仁波切、法王或堪布提供的所谓“咒语加持”和“药丸甘露”。

四、不须印证 自知自证
中国传统佛教界流行着许多则“开悟之后,还须礼请一位已经开悟过的高僧大德为自己印证”的传奇故事。
但是,在早期佛法中,从悉达多苦行者在菩提树下成佛开始,释迦牟尼佛在人间45年的教化生涯中,接受佛陀指导顺利走入清净法流的圣弟子众,都是“现法自知作证”,都是不需要再去请求他人为自己勘验和印证。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二》:「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在我看来,所谓的“大彻大悟”之后,如果自己内心里面还不能自知和确信,还需要礼请他人为自己的“开悟与否”作出判断、下出结论、给予印证,这只能说明自己的这种“大彻大悟”根本就不是释迦牟尼佛陀为人间众生留下的清净教法。
因为佛教历史上,佛陀时代所有的走入法流的圣弟子众,无论是须陀洹、斯陀洹,还是阿那含、阿罗汉,他/她们在证果的当下,都是“现法自知作证”,都是不需要再去请求任何人为自己作出判断和印证。

五、无学圣果 现法乐住
已经证得沙门最高果的阿罗汉圣者们,他/她们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修学四念处吗?
从早期佛教圣典《杂阿含经》里面,我们可以清晰得知:纵然是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圣者,平日里也是以四念处安住(现法安乐住)

《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住。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与尊者阿那律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言:「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耶?」
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所以者何?我亦离诸有漏,得阿罗汉,所作已作,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证者证,乃至现法安乐住。
==========
一、《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七》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尊者舍利弗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语尊者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而能至此?」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舍利弗言:「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念处?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调伏世间贪忧。尊者舍利弗!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舍利弗!我于四念处善修习故,于小千世界少作方便,能遍观察,如明目士夫于楼观上,观下平地种种之物,我少作方便,观察小千世界亦复如是。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
二、《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八》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
尔时,尊者大目犍连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时,尊者大目犍连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大目犍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系心住,精进方便,除世间贪忧,是名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于千须弥山以少方便悉能观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顶,观下千多罗树林。如是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以少方便见千须弥山。如是,尊者大目犍连!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神力。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
三、《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三九》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住舍卫国手成浴池侧。
尔时,尊者阿难往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尊者阿难问尊者阿那律:「于何功德修习多修习,成就如是大德大力大神通?」
尊者阿那律语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系心住,精勤方便,除世间贪忧。如是,尊者阿难!我于此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少方便,以净天眼过天、人眼,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好色、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随业受生,皆如实见。此诸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成就,以是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
「譬如明目士夫住四衢道,见诸人民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我亦如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见诸众生,死时、生时,善趣、恶趣。如是众生身恶行,口、意恶行,诽谤贤圣,邪见因缘,生地狱中。如是众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谤贤圣,正见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天上。如是,尊者阿难!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成此大德大力神通。
时,二正士共论议已,各从座起而去。
--------------
四、《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身遭病苦。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住,语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律!所患增损可安忍不?病势渐损不转增耶?」
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难可安忍,身诸苦痛,转增无损。」即说三种譬,如上叉摩经说。
「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当安忍,正念正知。」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住四念处,我于所起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为四念处?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受、心、法观念处,是名住于四念处,身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
五、《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时,有众多比丘往诣阿那律所,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安隐乐住不?」
阿那律言:「安隐乐住,身诸苦痛渐已休息。」
诸比丘问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诸苦痛得安隐?」
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处,身诸苦痛渐得安隐。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是名四念处。住此四念处故,身诸苦痛渐得休息。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
六、《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二》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问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盘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言:「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盘心住,圣弟子云何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者?当住四念处。何等为四?谓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如是四念处修习多修习,于此法、律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共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
七、《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住。
时,有众多比丘诣尊者阿那律所,与尊者阿那律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言:「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耶?」
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所以者何?我亦离诸有漏,得阿罗汉,所作已作,心善解脱,亦修四念处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证者证,乃至现法安乐住。
时,诸正士共论议已,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
八、《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松林精舍。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问讯慰劳已,于一面坐。语尊者阿那律:「尊者何故于沙门瞿昙法中出家?」
尊者阿那律言:「为修习故。」
复问:「何所修习?」
答言:「谓修诸根、修诸力、修诸觉分、修诸念处,汝欲闻何等修?」
复问:「根、力、觉分,我不知其名字,况复问义,然我欲闻念处。」
尊者阿那律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内身身观念处,乃至法法观念处。」
时,众多外道出家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各从座起而去。
--------------
九、《大正藏·杂阿含经·卷二十·五四五》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那律在舍卫国住松林精舍。
时,尊者阿那律语诸比丘:「譬如大树,生而顺下,随浚随输,若伐其根,树必当倒,随所而顺下。如是比丘修四念处,长夜顺趣浚输,向于远离;顺趣浚输,向于出要,顺趣浚输,向于涅盘。
尊者阿那律说此经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
以法为赠礼
一、《宝经》---2018121
二、《赤马天子经》---2018124
三、《吉祥经》---20181213
四、《荤腥经》---20181214
五、尊者阿那律的修行启示---20181216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