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星期四

法句经·杂品


法句经·杂品》了参法师译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Dhammapada《法句经》
第二十一  杂品

290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
291 施与他人苦,为求自己乐;彼为瞋系缚,怨憎不解脱。
292 应作而不作,不应作而作,傲慢放逸者,彼之漏增长。
293 常精勤观身,不作不应作,应作则常作,观者漏灭尽。
294 1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刹帝利族二王2,(破)王国3杀其从臣4,趋向无忧婆罗门5

1〕此二颂都是从譬喻而显义的。
2〕常见、断见。
3〕指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4〕指欢喜欲。
5〕指漏尽者--阿罗汉。

295 杀(爱欲)母与(慢)父,杀婆罗门族二王2,杀其虎(将)第五(疑)6,趋向无忧婆罗门。

2〕常见、断见。
6〕「虎(将)第五(疑)」即等于「疑第五」。因为在五盖的次第中,疑盖属于第五。
五盖为:贪欲,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

296 乔达摩弟子7,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7〕「乔达摩」(Gotama)即佛陀。

297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达摩。
298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僧伽。
299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于身8

8〕即观发、毛、爪、齿等三十二分身。

300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常乐不杀生。
301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无论昼与夜,心常乐禅定。
302 出家爱乐难。在家生活难。非俦共住苦。(轮回)往来苦。故不应往来,随从于痛苦。
303 正信而具戒,得誉及财9者,彼至于何处,处处受尊敬。

9〕「财」指信,戒,惭,愧,闻,舍,慧等七财。

304 善名扬远方,高显如雪山10。恶者如夜射,虽近不能见。

10〕「雪山」即喜马拉雅山。

305 独坐与独卧,独行而不倦,彼独自调御,喜乐于林中。

明慧注一
290 若弃于小乐,得见于大乐。智者弃小乐,当见于大乐。
“大乐”,在佛法中,特指彻底断除和灭尽内心之中的所有贪、瞋、痴、慢、无明,成功地结束和终止生死轮回的涅槃寂静之乐。
“小乐”是相对于“大乐”而言,特指三界六道之中的两类欢乐和喜悦:
(一)人间五欲之乐:色、声、香、味、触。这五类感官欲望,暂时得到充分满足之后,自己的身心所出现的、所感受到的快乐和喜悦。
例如:
1.色:拥有或得到自己内心里面真正喜爱的某位男人或女子;取得或获得自己内心里面长期想要得到的某种物品(房子、车子、衣服、饰物等等);
2.声:听到自己内心里面真正喜欢的音乐、声音、歌曲、演唱等等;
3.香:闻到自己内心里面真正喜欢的气息(人体、食物香气等等);
4.味:尝到自己内心里面真正喜爱的滋味(美食、口感味道等等);
5.触:感觉到自己内心里面真正喜爱的触受(光滑的皮肤、温暖的流水等等)。
(二)世间禅定之乐:四禅、四定。这八类清净、微妙的禅悦喜乐。

明慧注二
302 非俦共住苦
“俦”,chóu,终生的伴侣、信任的挚友、熟悉的世交等等。
“非共住苦”,即“八苦”里面的“怨憎相会苦”:自己内心厌恶的人、自己不喜欢的人、甚至是自己痛恨或仇恨的人,却偏偏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相遇和经常相见,甚至是居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