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世间出现之始,直到2600多年之后的现在,从来都是承认因果报应的事实存在、肯定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
例如:民国年间的汉传佛教净土宗高僧印光法师(公元1861—1940年),出家之后非常重视因果理论: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减。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耳。……然因果心性,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书一·《与佛学报馆书》
事实上,经过两千多年传播和教化,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佛教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都知道一些因果道理,懂得一些因果规律,相信一些因果教化,甚至耳闻目睹过一些发生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报应事例。
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佛教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们,将佛法中的因果理论和三世果报,错误地理解成“定业论、宿命论、神意论和机械论”。
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1.不知正确的佛法理论(没有听闻佛法、思惟法义的功夫);
2.所学之“佛法”,不是似是而非的“相似佛法”,就是以讹传讹的“民间信仰”,甚至是瞎编乱造的“外道邪教”。
以因果理论和三世果报为例,已经学佛多年的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十二因缘”里面的两个要点:
1.因“惑”造业:因为“惑”,因为不知道、不懂得、不相信佛法之中最基础的教导“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法”等等,从而“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依据自己有限的知识、智慧,随顺自己无限的执取、欲望,不断地造下“引生后果”的善恶诸业(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2.受~爱~取~有:由“触”生起感受,由感受生起贪爱,由贪爱生起身口意造作,由造作形成新业“有”。这一系列发自于身口意的活动,都是一个“前后互为缘起、彼此互为因果”的动态的、时刻变化着的、相续不断的生命流转过程(因果报应流程)。
对于佛教阐释的因果理论规律和肯定的三世果报现象,能够理解到上述这个阶段,其实才是仅仅走到“佛教因果大讲堂”的正门之前,还没有走进讲堂里面,还在讲堂大门的外面站着呢!
一、佛教因果理论之要点
1.佛教里面的“三生”、“三世”,并不是仅仅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一期生命旅程。
三生:过去生、现在生、未来生;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以个人来说:
出生之前,是为前生、前世;
出生之后,是为今生、今世;
命终之后,是为来生、后世。
但是,这个“三生”和“三世”的时间,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
重要的话,再说一遍:
任何一个人“三生”和“三世”的时间,都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动态变化着的。
举例来说,任何一个人,他/她的“三生”和“三世”是:
去年、今年、明年;
上个月、这个月、下个月;
上一周、这一周、下一周;
昨天、今天、明天;
过去一小时、现在一小时、未来一小时;
过去一分钟、现在一分钟、未来一分钟;
过去一秒钟、现在一秒钟、未来一秒钟……
这才是佛教义理中的正确的“三生”和“三世”。
2.佛教里面的“三生”和“三世”,彼此互为因果(互相不断地发生影响和产生作用)。
从理论上说:
前生前世之前,还有无数的前生前世,前前无始;
来生后世之后,还有无量的来生后世,后后无终;
因此任何人,能够把握住的,惟有此世、只有今生。
从事实上说:
今生的出生环境(国土、地区、家庭、贫富)、父母状况(年龄、智慧、能力)、身心状态(五官、身材、健康、智愚)、因缘业报(求学、就业、姻缘、子女、事业、成就、亲友),已经是前生所造作善恶诸业,已经是承受着过去生中积累的因果业报。
但是,如果只能承受这一切,而不能经过努力加以改变,这就不是佛教的因果理论,而是外道的“定业论、宿命论、神意论和机械论”。
根据佛法,任何人今生今世的智慧、行为和意愿,都可以逐渐影响和改变已经出现的因缘果报。
举例来说:一个出生在过去帝王之家的王子(或一位出生在大富之家的男女),他的前生肯定是造作了大量的善业,否则也不会出生在人间相对来说最为富贵的帝王之家(或巨富之家)。但是如果在他出生之后的生命旅程中,既没有智慧,又狂妄作为,他可能会失去部分富贵,失去所有富贵,失去自由,甚至失去生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因为,佛法中的“三生”和“三世”,不仅相续不断地互为因果、持续不断地互相影响、连续不断地发生作用,而且始终都是处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状态之中。
因为,从过去观察,过去造作是因,现在承受是果;从现在观察,现在造作是因,未来承受是果;善恶诸业造作之后,善恶果报成熟之前,还需要具足因缘条件,在此期间,并没有决定不变的、去电影院对号入座式的机械般的因果报应发生。
因此,佛教和佛法,始终都是以“此世”和“今生”的身口意三业造作,作为闻思修行的关键、作为弘扬教化的重心。
二、纪晓岚对佛教的错误理解
纪昀在清朝乾隆和嘉庆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是名满天下的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博学大儒,曾被时人称誉为“无书不读、博览一时”。
但是如果单独从专业佛学理论造诣方面来观察,则会发现他的佛学功底其实不过是处于民间愚夫愚妇和普通江湖人士之间的程度,至少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所记录的涉及到佛学理论知识的故事中,已经出现了多处违背佛学常识的错误。
(一)「僧所诵焰口经,词颇俚,然闻其召魂施食诸梵咒,则实佛所传。」--《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702页。
这完全是不懂印度佛教历史的民间信仰者的观念!
中国佛教界流行的《放焰口》、召魂等所谓的“佛事”,是佛教传入中国几百年后,才由中国汉族僧人编辑出现,不仅印度佛教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这些以敲打唱念为主的超度,就是所谓的“诸梵咒”,也是印度大乘佛教晚期,从婆罗门教吸收和借用而来,释迦牟尼佛从35岁成佛,直到80岁涅槃,在人间45年的说法过程中,从来没有教导弟子们学习和念诵任何梵咒。
(二)纪晓岚表兄曾在患病期间魂游地府,遇到一位阴间官吏告知“无间地狱不得轮回”。
「表兄安天石,尝卧疾,魂至冥府,以此问司籍之吏。吏曰:“……无间地狱不得轮回,无罪无福之人,听其游行于墟墓,馀气未尽则存,馀气渐消则灭。如露珠水泡,倏有倏无;如闲花野草,自荣自落。如是者无可轮回。或有无依魂魄,附人感孕,谓之偷生。高行缁黄,转世借形,谓之夺舍。是皆偶然变现,不在轮回常理之中。至于神灵下降,辅佐明时;魔怪群生,纵横杀劫。是又气数所成,不以轮回论矣。”天石固不信轮回者,病痊之后,尝举以告人曰:“据其所言,乃凿然成理。”」--《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90页。
根据大乘佛法,无间地狱只是受苦没有中断,但是受报结束之后,仍然六道轮回不息。
(三)「乃知科名有命,先一年亦不可得,彼营营者何为耶?即求而得之,亦必其命所应有,虽不求亦得也。」--《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20页。
科举功名皆是命中注定,这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宿命论观念。
(四)「事皆前定,岂不信夫!」--《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61页。
人生万事、世间兴衰,皆由上天注定和神灵安排的思想,这不是佛法观点。
(五)「释家能夺舍,道家能换形。用魂魄控制形体者托孕妇而转生;互换形体者血气已衰,大丹未就,则借一壮盛之躯,与之互易也。」--《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286页。
佛教出家僧人或在家修行者可以通过“夺舍”的方式重新获得一个年青健康的身体,从而继续修行和普渡众生的传说,清朝官员纪晓岚会相信,我并不感到奇怪。
(六)「沧州甜水井有老尼,曰慧师父,不知其为名为号,亦不知是此“慧”字否,但相沿呼之云尔。余幼时,尝见其出入外祖张公家。戒律谨严,并糖不食,曰:“糖亦猪脂所点成也。”不衣裘,曰:“寝皮与食肉同也。”不衣绸绢,曰:“一尺之帛,千蚕之命也。”……乾隆甲戌(注: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乙亥间(注: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年已七八十矣,忽过余家,云将诣潭拓寺礼佛,为小尼受戒。……后不再来。近问沧州人,无识之者矣。」--《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645页。
佛教出家僧尼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吃糖、不能穿皮草、不能用绸绢作衣服等等,几乎全部都是民间流传的似是而非的佛教理论知识。纪晓岚本人作为故事的收集者和记录者,甚至直到历时十年之久的《阅微草堂笔记》最后完成、定稿和刻板印刷之际,都没有对于上述诸则故事给予任何纠正或注释,这只能证明纪晓岚自已根本不懂佛教专业理论知识和因果报应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