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明慧法师好,打扰请问两个问题可以方便时候回答我吗?先表示感谢,就是既然灵山会上拈花微笑根本就是没有影子的事情,那禅宗师徒们内心里面知道之后要怎么面对呢?还有既然念佛的理论和方法都不对,请问还能改正过来吗?
----------------
“灵山会上,拈花微笑”这个在中国禅宗师徒之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和无人不晓的著名典故,虽然不是印度佛教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影子”。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记载,禅宗师徒们津津乐道的“拈花微笑”故事,至少有三处“影子”:
1.《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品第二》:「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名曰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捧之上佛。退以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今佛。已成正觉五十年来种种说法。种种教示。化度一切机类众生。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作是言已。舍身成座。庄严天衣。令坐如来。
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
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言已默然。
尔时尊者摩诃迦叶。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如是妙智。从何处来。皆从凡夫久远心来。其久远心。等诸佛心。是为法身。是名成佛。得见是心。非在言教理诲理解文字之中。但在以心示中。不假三昧。不期感果。因缘熟时。凡夫即见是故佛道。传于凡夫人中不绝。若无此法。唯有感果贤圣得道。而无凡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佛道者。若然于末法浊恶世中。证果人者。千万人中。无有一人无证果故。佛道绝传。唯有名字。无有道象。有此法故。传佛道象。不结于末世。
佛言善哉。摩诃迦叶。如汝所言。七佛世尊。授法象然。七佛弟子。传法象尔。我灭度后。以大法藏。今付于汝。能持传传弘通正法。寻嗣心道。令不断绝。」
2.《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拈华品第二》:「佛言如是。……今日有独摩诃迦叶。传真道象。我灭度后。至于末法五浊恶世后五百岁。不绝佛道。唯在迦叶。独付传中。是故名曰唯是真实。……
尔时世尊着坐其座。廊然拈华。时众会中。百万人天。及诸比丘。悉皆默然。
尔时世尊着坐其座。廊然拈华。时众会中。百万人天。及诸比丘。悉皆默然。
时于会中。唯有尊者摩诃迦叶。即见其示。破颜微笑。从座而起。合掌正立。有气无言。
尔时佛告摩诃迦叶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有智无智。得因缘证。今日付属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未来世中奉事诸佛。当得成佛。今日亦堪为世间师。佛告诸比丘。如来今者不久灭度。汝等比丘皆悉能依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告摩诃迦叶。无有余法。唯一心性。……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实难遭者。诚是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槃。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诚难。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今思已前。于多年中。难行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无为。皆虚假法。更非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
尔时摩诃迦叶。欢喜踊跃。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此法实难遭者。诚是直道。诚是妙道。我昔遇佛。出家修行。偏厌生死。唯求涅槃。但修无为。不求是法。但了空理。不知是法。难行苦行。多年作劳。得阿罗汉。思之诚难。今日如来。最上妙示。唯刹那事。非年非劫。非难妙易。令我成佛。无有疑惑。虽非实至劫数成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妙觉成佛。实知法身。是心是佛。三世诸佛。一躯妙体。今思已前。于多年中。难行苦行。是劳无功。亦多年中。求空无为。皆虚假法。更非实法。今日见得是真空法。其相正空。而性不空。其体无为。而性圆满。一切众生唯依是法。当得成佛。
佛告摩诃迦叶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汝于未来。当得成佛。如我今日是法。……
佛告大梵天王。天王谛听。……智慧如舍利弗。多闻如阿难陀。辨才如布娄那。解空如须菩提。持戒如优婆利。神通如目健连。天眼如阿那律。如是此辈。皆不成佛。所以者何。此辈皆得心性假用。未得心性真实体故。唯证性体。必灭佛道。如是了知。真实求者。能入是道。」
3.宋朝·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世尊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尽管“灵山会上,拈花微笑”这一著名的中国禅宗典故毕竟还是有三处“影子”,但是非常可惜,不仅记载着第一处和第二处“影子”的这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人瞎编乱造的“伪经”,而且根据这部伪经内容再次进行转述的第三处“影子”,更是直接突显出宋朝的这位佛教出家人的真实佛法知见和知识文化水平。
至于中国禅宗师徒知道“灵山会上、拈花微笑”这些历史事实之后将会如何面对,其实与中国净土宗师徒知道传统念佛理论与方法的错误之后将要如何抉择是一样的情况。
如果勇于面对历史事实,则不仅要承认前人的瞎编乱造和信口开河,更要承认自己的不学无术和道听途说,这显然是只有很少人才能做到的。特别是对于最近几十年来早已被神话成“明心见性”的某些“禅宗泰斗”、什么菩萨化身的“净宗祖师”、以及遵照奉行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修行方法的所谓“祖师道场”与“在家僧团”来说,只要承认历史事实就等于是已经从高高在上的神坛掉下来了。与此同时,还会面临着信徒的迅速减少和财源的急剧减少,这些后果显然是很多既得利益者们所不愿接受的。
但是今天的社会早已不是几十年前的封闭时代了,大众文化教育程度、资讯检索传播速度和学术研究成果出版数量等等,都是传统佛教界僧众所没有经历过的巨大变化。因此简单来说,无论是主动地承认和接受佛教历史事实真相,还是继续遵循奉行传统祖师高僧的家教和家法,都会有越来越多的佛教徒慢慢知道“拈花微笑”的起源和“念佛法门”的正念。
我个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那些还在宣扬“拈花微笑”公案的、那些仍在教授“计数念佛”修行的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他们一定会成为很多人眼中的“愚昧无知”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