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这两年来(2018年和2019年)传统宗教界的社会声誉非常不好,因为一位佛教协会的“高僧”会长(住持和尚)与一位道教协会的“高道”副会长(宫主道士)相继从烟雾缭绕和万众膜拜的神坛上面直接跌到地下的深坑里面。且不说什么时间可以再次重出江湖和重登神坛了,就是这后半生能否从深坑里面顺利地爬出来做个正常的和普通的“四有新人”,估计都很困难。
与此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武术界的社会声誉也是江河日下:两年来一位有着“狂人”称号的大约只是三流综合格斗水平的北京中年男人,在几场面向社会大众公开举行的邀请赛中,不仅把一位“雷公太极”的掌门人给当场秒杀和把一位咏春拳师傅在一个回合之中多次轻松击倒,前几天甚至只用了47秒就把一位咏春拳师傅和“点穴神功”传人的鼻梁骨给当场打断。
看到这几场比赛的视频之后,我相信很多传统武术的爱好者们,即使嘴里仍然说“高手在民间”,可能在自己心里也已经不再那么确信和肯定“中华有神功”等一系列美丽的江湖传说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能否继续走上擂台并在遵守比赛规则的前提下,仍然以自己的实力和技术迎战接受过现代化训练的运动员或格斗选手呢?这个问题其实最好还是留给传统武术界的功夫爱好者们去思考吧。我在这篇小文章里只想参照传统武术训练中的“作意”,来反思传统佛教修行中的“观想”。
一、什么是“作意”
我个人认为“作意”是东方传统武术界非常重视的一种精神、意念和心理训练方法:习武者通过一系列的单一姿势或连续动作,在特定的各种各样的意念引导之下,经过一定时间长度的有效训练,从而获取武术技击所需要的力量、速度、反应和协调等功夫。
作意的训练方法,现以意拳(大成拳)矛盾桩为例简介如下:
1.王选杰传承:三七步站立,前三后七分出虚实;双手抬起,前高后低,高不过眉,低不过脐;意念之中前手如矛一样锋利,无坚不摧,后手如盾一样坚固,无物不挡。
2.姚宗勋传承:三七步站立,双手环抱一棵大树,胸腹双腿内侧贴住树干,意念中整体向前推、向后拉、向左右摇晃这棵大树;找到感觉之后,用整体把这棵大树拔起来、重新栽下去、或撕开。
3.王斌魁传承:三七步站立,先找出一个方向的力量,再找出全部六个方向的力量,然后在微动状态把前后、上下、左右六个方向的力量全部做出来,并且依次在小动、大动和快速移动的状态下保持力量的均整、平衡和随意发出。
事实证明,普通资质的青年人,经过三个月左右的训练,就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身体上的各种变化:感觉身体高大了、手掌变大了、体重增加了、力量出来了、面对不同身高体型的人们,内心的恐惧感也明显减少了等等。
但是,这种传统武术中经过事实证明非常有效的“作意”训练,如果没有遇到优秀的老师指导,只是自己根据一些武术书籍理论或接受某些江湖人士的忽悠,反而会越训练越麻烦。其中最常见的一些“偏差”现象就是:站桩时(固定不动时)有力量,但是只要一移动,力量就会迅速散掉;站桩时间越长,人越呆傻;眼睛里凶光外露等等。
因此在这三种不同的矛盾桩“作意”训练里面,我个人最反对的是王选杰先生的传承,最认可的是王斌魁先生的传承。但是非常有意思地是:王选杰先生开口能说、拿笔能写,因此在武林中名气最大、门下弟子最多、社会交际应酬也是最擅长,甚至把厦门南普陀慈善基金会和中国佛学院里面的一群出家和尚们都忽悠地先后聘请他作武术导师和教师。
我至今还记得几句中国佛学院当时的教务长白光法师专门挥毫写下的一首诗:
大成拳学,妙在本能。
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静若处子,动如蛟腾。
志在宇宙,陶冶其情。
我现在想起这首诗,仍然感到非常有趣,只是王选杰先生和白光法师两人都已经去世多年了。
不知轮回中的先生,是否还在练拳教拳呢?
也不知轮回中的法师,是否依然爱好挥毫和吟诗呢?
二、“作意”与“观想”
佛教的修行内容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叫作“观想”,就是修行人根据某些经典的内容,用心去“虚拟”出来符合经典内容和修行要求的特定的某位佛陀、某位菩萨、某个上师和某些修行环境等等。例如:密宗宣扬的“事师如佛”,把自己的老师观想成一位生活在人间的真实的佛陀(大成就者);净土宗提倡的“观像念佛”和“观想念佛”,把眼前的图像里面的或塑像的阿弥陀佛、观音菩萨等等,在日常生活中给真实地“虚拟”出来。
这种佛教界的“观想”修行,看起来和传统武术界的“作意”训练,好象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实经过仔细分析之后,还是可以发现两者之间不仅有很多共同之处,甚至还可以互相借鉴。我的一位意拳老师曾经说过:“只要把技击和搏杀的意念去掉,就可以作为佛教禅定修行的基础训练,而且效果非常好。”
我个人认为,意拳里面的“作意”训练,可以作为中期和后期佛教出现的“观像”、“观想”和“调身”等修行方法的参照或借鉴,但是却不能与早期佛法清净传承里面的“即身觉察、如实觉知”相比。简单来说,早期佛法的禅观训练也根本不需要参考和借鉴这些来自中国传统武术里面的“作意”。
为什么无法相比和不需参考借鉴呢?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传统武术训练中的“作意”,是根据前人(前辈武术家)的习武经验总结出来的有效引导和良性诱导;而早期佛法中的“觉察”和“觉知”虽然也是根据前人(释迦牟尼佛陀和阿罗汉圣弟子众)的修行经验总结出来的方法和要求,但是却直接立足和专注在自己时刻变化着的五蕴身心。
早期佛法的禅观训练究竟要如何“觉察”、“觉知”和“取相”呢?
这需要具备扎实的教理法义闻思功夫和佛法正知正见之后,才能开始循序渐进地实践练习。否则,纯粹是浪费师生双方的个人时间。
最低要求:生起择法觉支、断除三类结缚和坚固四种净信之时,才能正式开始禅观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