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昨天晚上同法法师来我房间喝茶时,我正坐在电脑前写一篇小文章还没有完成,于是就让他自己烧水沏茶先喝着,我写完这篇回复法友提问的小文章发出之后再喝。
同法法师在等待水开期间问我:“是什么问题呢?让我也看看。”没想到看完之后,同法法师直接对我说:“这样的◎◎问题你也要回复呀?看来你的空闲时间还是太多了。”我听了之后先是楞了几秒钟,然后立即决定不回复这些提问了,因为确实是浪费我的个人时间。
今天早饭之后回来房间的路上,我又想起这几位法友的提问,内心感觉“来而不往非礼也”,对方之所以给我发来提问其实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佛法的学习请教和法义上面的辨析讨论,我即使不对每个问题都给予详细回复,但是至少也要针对某一类的相似提问,发表一下自己个人的基本观点,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礼貌和尊重。
现在隐去几位提问法友的所有个人信息,综合回复如下:
一、对自己长期接触和熟悉的汉传佛教界的某些出家僧众、法脉传承、所依经典和修行方法等等产生疲倦、失望或厌烦之后,内心里面开始寻求、寻找、向往或幻想另外一种佛法传承领域里面的理想的出家僧众、可信的传承经典、可靠的修行方法等等,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任何一位有正常理智的成年人都可以充分理解、全力支持和鼓励尊重。
二、当自己从汉传佛教界走出来之后,其实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立即投向自己理想中的“南传佛教”或“藏传佛法”,而是要在内心里面对自己多年来的闻思修行经历和法义理解内容,作一次认真和慎重的反思反省。
例如:1.我真正了解和熟悉汉传佛教的历史传承和法脉源流吗?
2.我有没有认真学习过不同版本的印度佛教史和印度佛教思想史?
3.我是不是带着中国民间信仰感情来学习佛法?
4.我的佛法知识有多少是来自佛教的经典、律藏和论著?又有多少是来自武侠小说和电影电视?
5.我接触过汉传佛教界的义学义解僧众吗?我阅读过他们的文章著作吗?我聆听过他们对佛法的阐释吗?
6.我接触过的这些佛教界出家僧众,如果按照历代僧传上面的“十科”分类,他们应当属于哪一类型的出家僧众呢?
7.如果我接触的佛法知识,从一开始就是来源于武侠小说、传奇小说和电影电视,我能说自己真得已经彻底明白汉传佛教吗?
8.如果我遇到的佛教界出家僧众和在家居士,大多都是参禅打坐、求生净土、慈善放生、琴棋书画、梵呗歌声等等所谓“佛教出家僧众”,那么我可以断言中国汉传佛教界早已没有真正的出家高僧和优秀的在家弟子了吗?
三、对于已经走入南传佛教领域的法友们来说,是否更应当警惕和避免“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的继续迷信轻信和持续发烧狂热的这种一错再错的不正常心态呢?
举例来说:1.「有一位西方弟子问阿姜查比丘:“我怎么没有看到您读经呢?”
阿姜查比丘用手指着自己的心脏部位说:“我读的经典都在这里面。”」
请问:这位在中国佛弟子心中非常著名的泰国森林派比丘阿姜查长老的佛法知见和教学方式,是否和中国汉传佛教界禅宗里面的很多禅师们非常相似呢?
发现这个情况之后,作为所谓的“已经从汉传佛教界走出来”的中国学法者们,是否要在自己内心里面对于阿姜查比丘的教导生起一丝警惕和慎重作出抉择呢?
2.泰国著名的法身寺住持法胜比丘,他不仅把台湾佛光山有着丰富的操办各种大型法会经验的一位李姓居士,请来泰国长期指导举办各种大型的“万人大会”,而且法胜比丘的佛法知见主要是来源于一位泰国民间的据说有一些神通的老妈妈。
知道这些事实之后,您是否还是对南传佛教界、泰国法身寺、上座部佛教僧伽和原始佛教修行方法等等,继续保持着一种理想化的虔诚迷信和发烧狂热呢?
四、「虽然经典中没有证初果要有禅那(正定)的基础(佛法的正定不同于世间的专注定,此是辨别是否佛法关键之处),只有证阿罗汉果至少需要初禅,但不表示证初果不需要正定。」
在我看来,您的这一段文字所体现出来的观点,就是印度佛教历史上大乘佛法出现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陀曾经当众对弟子们说:“我所知道的法,如同森林里的林叶一样多,但是我所宣讲的法,如同我手里的树叶一样多。为什么佛陀不说那样多的法?因为那些法不能导向涅槃,所以佛陀不说。”
尽管在经典上已经有白纸黑字清晰记载,但是从印度到中国,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有一些佛教界的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们喜欢去关注、猜测、讨论和宣传佛陀没有说过的那些领域里面的法。
学习佛法,老老实实地依据经典内容和律藏规定来闻思修证,而不要自己臆想、猜测和随意添加所谓的佛法内容,这样做很困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