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星期二

今生因惑再造业


佛教建立“前生、今生、来生”的“三生”理论,其观察的重点,从来都是聚焦在人类生命旅途中非常短暂的“今生”。
佛法阐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学说,其辨析的对象,自始自终都是人类五蕴身心的“正报”和所居国土、山河大地等“依报”。
“十二因缘”理论,是佛法对人类生命的轮回流转现象(受生、住胎、发育、出生、造业、死亡、受生)所作出的严谨观察和精密分析,也是佛教特有的“非断、非常、相续不停、迁流不息”的人类生命观。
根据缘起法则,运用“十二因缘”理论,结合佛学基础常识,观察和辨析发生在人间日常生活之中的因果报应事例,坦率地说,远远胜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本土道教理论的解释。
但是,运用佛法“十二因缘”理论对人间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果报(业报)进行观察与辨析之时,必须注意到贯穿在“今生、现世”的“受---有”这一段生命旅程之中“因业受报、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特点。因为,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对于清晰地观察和准确地辨析因果事例非常重要。
从理论上来说:
1.六道之中的人道(人间)一个生命出生之后,他/她在童年时期慢慢成长的过程中,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断地与外界环境、人物、事件发生接触。在这个不断地接触的过程之中,他/她渐渐生起了自己的喜好与厌恶:食物、饮料、衣服、玩具、声音、色彩、气味等等(触爱)。
2.随着他/她的年龄慢慢长大,进入少年和青年时期,接触的外界环境更广阔了,接触的外界人数也更多了,经历的外界事物也更复杂了,他/她的内心之中,不仅生起了更强烈地喜爱,同时也会发起(身体和言语)更有力量地造作(触----贪爱取)。
3、成年之后,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生活和工作环境等等,在追求、获取、拥有的过程之中,他/她的身口意已经连续不断地(喜欢、爱慕、追求、拥有)造作了善恶诸业。所有这些已经造下的善恶诸业,必定要承受相应的同类善恶果报。
例如:人类心中的瞋恨,大多起源于贪爱。
如果自己非常喜欢一位同性或异性,那么就会在喜爱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对于那些影响和障碍自己的他人(一位或多位)生起厌烦、厌恶或瞋恨。而且在很多时候,这种喜欢和喜爱的程度越深,自己内心里面生起的厌烦、厌恶或瞋恨就越强烈,甚至有可能达到“恨之欲其死”的程度。
世间男女情爱之中,得不到、或者得到之后再失去,都会引发和产生一些暴力行为。轻者,或毁坏物品发泄、或猛吃海喝自虐;极端者,或亲手伤害曾经相爱过的对方,或直接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如果自己非常渴望拥有某种权力,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对于那些影响和障碍自己获得和拥有这种权力的人们,生起厌烦、厌恶或瞋恨。中国历史上,围绕着人间最高权力所发生的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其表现出来的残酷、野蛮、冷血、嗜杀和无情,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的诸国之最。
所有这些事件(追求爱情、权力、财富、声誉)的当事人,生在人间(人道)并且拥有“五根具足”的宝贵人身,根据佛法理论,皆是前生(过去世中)曾经作诸善事、持守五戒的修行人。
但是他们的今生,在生命相续流转不断、心念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犹如长江流水,日夜不停不息的人间旅途之中,由于“惑”,由于不知缘起法则和因果规律,由于在世间知见的错误引导之下,由于追求无常变化的情爱、权力、财富、名誉等等,从而造作了直接影响在今生,间接影响和决定来生的善恶诸业。
4.佛法“十二因缘”理论中,还有一类情况,也是“因惑造业,因业受苦”的“可怜悯者”:
出生在荒凉偏僻、交通困难、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
出生在残疾、愚昧、暴力家庭之中的人们;
出生在父母(长辈)深信邪教师徒说法的家庭之中的人们……
出生和成长在以上三类家庭环境之中的这些人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可能会由于贫穷的原因,由于愚昧的原因,由于邪见的原因,由于从小在父母长辈身边耳闻目睹“习惯成自然”的原因,在自己已经受到恶业果报的同时,仍然继续不断地造作恶业,从而不仅直接影响在自己本来就已经痛苦不堪的生命之中,甚至直接决定了自己来生的更加痛苦不堪的生命状态。
以上这四类现象都涉及到“因惑造业,因业受苦,苦中不觉,继续造业,造业之后,更受大苦”的十二因缘理论。
当然,造成这个现状,佛教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们,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因为长期以来“以身作则”不重视佛法义学、不重视教理闻思、不重视法义辨析,其直接恶果,就是“自误误他”,自己带头走入、他人被动随从,一起堕入愚昧无知之中而不知不觉。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